南无地藏王菩萨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登上猴山,猴子一看来了这么多穿盔甲的人,全部散掉了,只有一只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显示自己很有本领。 这时候吴王操起弓箭瞄准猴子,一箭射去,没想到猴子很厉害,一把抓住箭。吴王大怒,命令随从一起射箭,猴子被射死了。 吴王回过头对颜不疑说:“这只猴子自恃身手灵巧,藐视本王,自己找死!你不要表现太骄傲,你的神色也要注意!”颜不疑非常害怕,请圣人董梧指导他如何去除骄傲,变得非常谦卑,改变他的精神气质。 圣人经常告诉他:“学佛做人要放下看破,伴君如伴虎。”这样他慢慢就不再有傲气,远离声色名利,拒绝荣华富贵,三年后得到皇上的赏识。 学佛人不能有傲气,不能仗着自己学过一点本领、本事和佛学知识,就经常说人家不对,殊不知,你的知识在别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点点而已,太骄傲的结局都不是太圆满。学佛人要戒骄、心静止水、心静如水,心安静的时候才能看出世间的很多真相。
58.8万粉丝 31专辑
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以“清静和雅”的吹唱来演说经法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 佛教音乐Buddhist music,简称佛乐,是指佛教用以阐明佛理弘扬佛法的佛事音乐,也可指世人创作的歌颂佛教的音乐。佛乐是将佛理与音律相结合的一种音乐形式,通过音乐这一美妙的载体将佛的教化广为宣扬。佛乐通常庄严清净,蕴涵慈悲之情,使人听后动容,起欢喜之心,动善意之念。可以说,佛乐是佛陀教化的殊胜之音,是音乐百花园中粲然绽放的一株清净莲花。佛乐也可分为经咒类的“梵呗乐”和参禅悟道类的“禅乐”。 佛教音乐起源于山东东阿鱼山梵呗。鱼山梵呗是中国最早的梵呗。三国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陈思王曹植游鱼山,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太子瑞应本起》始着《太子颂》(即今浴佛赞)及《睒颂》,因为之制声,吐纳抑扬,并法神授,今之皇皇顾惟,盖其风烈也。”而“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传为后世有六契的“鱼山梵”或“鱼山呗”,后世简称“梵呗”,盛于齐梁,普及隋唐。 唐朝年间(804—850),日僧空海、圆仁等大师将梵呗请至日本大原生根,谓之“鱼山声明”。真鉴大师请至韩国,称之“鱼山”。故历史上曹植一直被尊为佛教音乐始祖——梵呗创始人,鱼山也成为中国化佛教梵呗标准“丛林腔”的代名词。 2006年5月20日,山西五台山佛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佛教音乐鱼山梵呗等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