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剧·名段系列·京剧大师杨宝森演唱艺术特辑·肆 ISRC:CN-E01-04-0074-00/A.J8 条 形 码:9787799218878 合作演员:程砚秋、詹世辅 司鼓:杭子和、白登云 操琴:杨宝忠、黄金陆、钟世章 杨宝森的演唱,颇具余派稳健含蓄、韵味醇厚的特点,在吐(咬)字、发声、行腔等方面的技巧,也体现了余派那种“刚柔相济”、“曲中有直”、“圆而不滑”、 “平中见奇”的艺术特色。然而,在倒仓后其歌喉拙于立音,声音发出时爆发点位置偏低,且带沙哑之音,表现不出余派的脑后音,听来感觉宽厚有余而尖音不足,而且缺少清脆、刚亮之音。对此,杨宝森能扬长避短,就玉塑型,充分利用自己嗓音偏低、音域宽广、嗓子坚韧耐久、胸腔共鸣较好的长处,竭力调动鼻音,使声音听起来不觉干涩,并且其头腔的共鸣使用得当,泣音的运用也收到良好效果。 至于“绷音”、“衬音”、“闷音”、“趴音”以及大幅度的“擞音”,在他的唱法当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水擞”、“疙瘩腔”、“哭腔”的运用十分巧妙。各种演唱技巧配合得当,使其声音甜美隽永,柔和圆润,宽畅饱满。他以那醇浓的韵味、低回婉转的旋律及稳健的节奏来表现苍凉、悲哀、凄惨、沉郁的感情,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杨宝森重视四声的运用和喷口的展现,以及复音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收声、归韵十分讲究。他吐字坚实有力,实中有虚而不轻飘,使得每个字、每个音听起来都十分饱满、醇厚。他在唱腔处理方面更有新意:高低音的变化幅度虽然不大,但是把抑扬、强弱、虚实、大小等种种关系表得错落有致、柔中见刚,其旋律与节奏舒展流畅,气口处理巧妙得当,有时一气呵成,声情并茂,振奋人心。
1022粉丝 10专辑
杨宝森,1909年10月9日生于北京,字钟秀,别号时斋,祖籍安徽合肥,京剧演员,工老生。在20世纪50年代,杨宝森在精研谭、余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地进行艺术创造,成就了以韵味取胜、从细微处体现旋律、细腻而不琐碎、耐人回味的艺术风格,世称“杨派”。 1917年,杨宝森开始随父亲杨孝方学武生。1920年,在蒙师裘桂仙的介绍下,杨宝森开始在斌庆社科班搭班学艺,第一次公演是在吉祥戏园演唱京剧《朱砂痣》。1924年,首次南下赴上海演出,包括剧目《定军山》《汾河湾》等。1929年,在倒仓息影五年后,灌录了多张唱片,包括《七星灯》《马鞍山》等。1934年,在北京正式搭班演戏;11月,随梅兰芳赴山东济南演出。1939年2月,以京剧群戏《雁门关》受到诸多关注。1940年,组班宝华社。1942年,宝华社演出剧目《四郎探母》受到诸多观众观看,杨宝森也因此被选入“四大须生”行列。1946年,参加“全沪名伶盛大京剧会串”演出。1951年,在上海为抗美援朝义演京剧《搜孤救孤》。1956年3月,宝华社被吸纳进天津京剧团,杨宝森任团长。1957年,天津市京剧团一分为二,杨宝森率一团赴山东巡回演出。1958年1月28日,杨宝录制了最后一版京剧《文昭关》的录音。